我的校招没有动人的故事
昨天晚上说今天一定要好好睡一觉,睡到自然醒。我是睡到自然醒了,可是醒来看下时间,才 5 点多。
翻来覆去也没睡着。凌晨,下着大雨,宿舍里阴蒙蒙的,很安静。随手把床上的抱枕往枕头一放,半躺着听窗外串不成旋律的雨声,回想这一个半月的秋招历程,心里有点五味杂陈。
放弃了今天的三场笔试,来写这篇校招记录,还不到 3000 字竟写了一整天,可能是太久没写长文章生疏了,可能是这段经历太难写了。好像有很多要写的,又好像没什么要写的。删删减减,难以成文。
留用或是校招
8 月知道实习有转正 headcount 时候的第一反应是开心的,这份工作团队氛围很好,工作节奏适宜,留在杭州工作很好,不用参加竞争激烈的校招也很好。可是,这真的会是我想要的吗?
类比高考,如果能让我保送普通 985 高校,我也会选择放弃,因为我想到 Top10 高校。想到这,我也清楚了自己的选择:放弃转正,投入秋招。HR 找我聊天的时候,我甚至没了解转正待遇,虽然也喜欢这里,但更想到大平台学习与锻炼。
也有同学说我傻,说至少了解下转正待遇,争取下能不能拿个保底 offer,再请两个月假参加校招,一方面有个保底心里不会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更合适的工作,至少能有份自己不讨厌的工作。
好机智的方案,但是大概不会有人喜欢当备胎吧。实习到 8 月结束,9 月我就“两手空空”的投入秋招了。
秋招流水账
网申-笔试-群面-初试-复试-HR面,这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流程吧,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而不管走到哪一环节,只要最终没拿到 offer,多走一步,少走一步,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每走一步,等待结果的过程也是种煎熬。所以校招是只折磨人的小妖精。
9 月初参加了腾讯的产培生面试,在秋招的第一场面试就遇到一群各种厉害的人,在 12 进 2 的群面中,我成了大多数。产培岗独立于其他岗位,没过可以转投其他岗,重新笔试。知道通过率很低,犹豫了下还要不要转投其他岗,其实不止腾讯,是每个大公司通过率都很低,但这好像不是不投的理由,所以换了产品策划又投了一次。
9 月中旬的某天,白天是京东初试,晚上是 vivo 的笔试。次日晚上唯品会笔试结束洗完澡准备睡觉,却在晚上 11 点收到 vivo 第二天早上 9 点在南京面试的通知。vivo 是我投的唯一一家非互联网公司,也是唯一一家看到校招类公众号推送随手一投的公司,所以我记不清自己投了什么岗。室友说她要去,查了第二天最早的高铁,要 5 点前起床,还来不及按时赶到面试点,只能坐晚上大半夜的火车。明明 1 个半小时可以到达的地方,要用 5 个半小时抵达。我有点犹豫。但之前已经放弃了一场在武汉的面试,南京这么近也放弃有点情理不通。问了好几个同学,都说既然有伴就去,过不过至少要积累点面试经验。我们在半夜 12 点出发,坐上 2 点左右的火车,7 点半到达南京,一夜没怎么睡。在火车上多次登录企业官网,都找不到自己的投递记录,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公众号用的哪个链接投的简历,一直到面试才知道自己投了什么岗位。我竟然会做出这么马虎的事。结果是,我没过,室友在 vivo 工作的师姐说,我们这批都没过。
9 月下旬,收到腾讯面试通知的时候正在酝酿一场感冒。面试当天早上 7 点的闹钟响的时候,头晕乎乎的,喉咙又痛又干,身体有点微热。哇,感冒在这个时候正式到来啊。窗外下着不小的雨,我在被窝里纠结着要不要去面试。因为第二天还要参加京东的复试,而且如果今天面试过了,第二天这两家公司的面试时间很可能冲突,我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准备两场面试,还得纠结重点放在哪家公司。相比于这种状态去参加腾讯的群面,权衡一下,好好休息、好好准备京东的复试收益更大,所以还是不去或者去了不过的好。独自默默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内心戏。心里是这么想,但还是挣扎着起来了。估计是觉得为了多睡会儿不去面试太不像话了。在抽屉翻出上一次感冒吃剩的药,看了看保质期,还能用就带着出门了。这次群面 7 进 1,我算是“如愿以偿”做了 6/7。
第二天早上京东复试,对自己没回答好的地方有点耿耿于怀,能不能走完整个面试流程得等下周通知。想放松一下心情,就自己去看了场电影,影院就三三两两几个人,略显冷清。看完电影回到实验室,想到唯品会要我两天内确认是否参加在武汉的面试,虽然估计过几天感冒也缓和了,但对于跑一趟武汉又有点动力不足,打开邮件点了“放弃”。本来就只投十几家公司,笔试都参加了再做出放弃面试的决定也没那么轻松。
9 月的最后一周,京东 HR 面,远程面试。前一天晚上收到的通知是第二天早上 10:00 面试。那个早上刚好在开组会,我一边忐忑地等着电话,一边努力让自己专心听同学报告。一个早上没等来电话。等了一个下午,也没等来电话。第一次为等不到一个电话如此不安。5 点半以后我出去吃饭,在嘈杂的环境中接到电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巧合。
9 月就这样过去了。国庆中秋假期逃离秋招,玩了整整 8 天。
10 月的第一场面试是昨天。网易和华为的面试时间冲突,选择了网易。网易笔试已经过去整整一个月了,听闻笔试刷人刷得厉害,还以为自己笔试没过,所以知道有面试机会还是开心的。秋招走到这,已经有种“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的心态了。昨天早上 6 点多起来,参加上午的群面,通过后可直接参加下午的单面,一面二面三面,回到学校刚好也是 6 点多。虽然最终结果未知,但能走完面试流程也算没有遗憾了。
数了一下,这一个半月,一共就面了 4 家公司,除去 vivo 从网申到面试都是个意外,认真面的就 3 家。可是即使就这么几场笔试、几场面试,都让我这段时间的运动量、阅读量、写作量不如平时。
这就是校招吧,像个幽灵在无形之中缠绕着你。虽然并没有影响到日常和同学一起吃喝玩,依旧会有很多玩得很开心的时光,但只要手上没有 offer,就难以忽视这个“幽灵”的存在。
总有那么些时刻会怀疑自己
校招路上,笔试被刷、面试被刷都是常有的事,无论在哪个环节被刷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自我否定。很多同学跟我说“觉得你很厉害啊,找工作应该很容易”,就连去面试的路上滴滴师傅都会说“你们浙大的学生找工作很容易的”,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只会更加心虚。
9 月的每个星期,都会被问几次“找到工作了吗”“拿到 offer 了吗”。为什么大家觉得我会在一个月内拿到 offer 呢?其实除了互联网技术岗和少数几个其他岗也开始得很早的公司,大部分公司校招都还在进行中。但“没找到”“没有”回答得多了,很容易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差劲了”。
陈绮贞有首歌叫《失败者的飞翔》,她说:“在充满生存议题的城市,在电脑荧幕前的孤单感受,不管是成长或是战斗,我们总有觉得自己失败的时刻。”
“不管是成长或是战斗,我们总有觉得自己失败的时刻” ,在这些时刻总会有那么些同学给我花式安慰和鼓励。谢谢你们。
9 月底的一个晚上,回完所有微信消息和公众号留言后已经晚上 12 点多,我关了手机,却没有睡着。校招中的迷茫和同学给的温暖掺杂在一块,没忍住偷偷哭了。
觉得那些直接在大厂实习转正的同学很幸运,不必经受校招的“折磨”,但另一面,校招也是一次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机会。褪去名校的光环,你的竞争力在哪里呢?同样是名校的学生这么多,你怎么用人单位相信你比其他人更适合呢?校招中需要问自己的问题好多。
我现在不慌也不焦虑,最后签了哪家公司,到了哪个城市,也是我们之间的一种缘分吧。到了哪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到哪都会有压力,也会有收获,努力而真诚地活着就很好。
愿漂泊的人有酒喝,愿疲倦的人有家归;
愿孤独的人有歌唱,愿前行路上有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