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

“就好像一百只蝴蝶在中心……起舞,……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八岁的小侄子来我家做作业,我在沙发上看书,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来问我,顺便拿起沙发上的书签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起来。“这几个字是什么?”他指着没认出来的字问我。

“从右边开始读‘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就好像一百只蝴蝶在心中翩翩起舞’。”我给他念了一遍。“这是什么意思?”他继续问。我没有继续答。

这张书签是几年前同学给我的,那时对这句话没有太深的感受,当作书签用了好久也没再留意上面写了什么。现在看却有种担心“这些蝴蝶会老吗?它们会不会舞不动了?”

上个月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学长说自己脱单了,虽然没有心动的感觉,但自己也到这个年纪了,遇到各方面都合适,自己也觉得还不错的姑娘已经不易,所以对人家也会真心相待。

我看完的第一感觉是,好像是这个理。觉得学长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能够悸动、无畏等待的青春岁月,开始以更接近生活真相的方式去生活。

求职迷茫的时候发过一条微博:“有时候我会觉得,我可能不会结婚,也不会赚很多钱,可能就在南部小城过着很很很无趣的生活,无趣到一定程度,无趣到物极必反,还能听别人跟我说,‘哇,你真有趣啊’。”

那时好几个同学问我为什么觉得自己不会结婚。其实是那时找工作,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才会说这样“丧气满满”的话,后来也没有删掉,选择保留那一刻的心情。我说可能不会,不是一定不会,而是一种不想把结婚当任务完成的态度吧。

微博下还有个小妹妹给我留言说,“姐姐,关注你很久了,喜欢你的性格,要保持积极和快乐的心态哦,还是希望你遇到对的人。”

看到这样暖暖的留言,我忍不住和自己开开玩笑,“你看,不认识的人都慷慨地给你鼓励了,你应该带着希望去生活才对。”

关于用什么样的态度生活,上次推送说《小森林》《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时空恋旅人》,这三部主题、表现形式、整体基调都相距甚远的电影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小森林》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是部清新自然的治愈系电影。

稻子会听着人的脚步声慢慢长大。小小的花朵正在开放。“大地微弱生灵,刚毅朝向天际。”

市子在这座名叫小森的村落独自生活。她细致地给自己准备每天的一餐一饭,从普通的食材发掘不同的味道。在小森的生活很从容,很简单,一个冬天过去意味着为下一个冬天准备,自然简朴,平淡自足。生活在小森的人用一颗赤诚的心与自然接触,与人打交道,简单纯粹地度过每个夏秋与冬春。

“接受一切,并认真对待,所以小森的老一辈,才会打心里真正享受生活。”市子这么说。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留在小森是因为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是因为逃避而不是喜欢。她说,因为在城市里无法立足才选择留在小森,是对小森的不尊重。所以市子离开小森了,但电影的最后她回来了,而这次回来已和最初不同。她带回来的是一个内心更真实也更饱满的自己。

《小森林》藏着每个季节的美,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敷衍生活,自然会在孤寂中也有滋有味。生活应该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逃避。接受一切,并认真对待,才会打心里真正享受生活。

《小森林》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是平静的,所以我们借另一部电影谈谈生活中那些不平静的瞬间。

可能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心里都有头活泼的小鹿,可是小鹿在乱撞中可能会疲惫会受伤,所以最后选择沉睡。《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小镇慵懒的夏日风情和少年强烈的情感是对比也是映衬。假日结束了,这段有着性别与年龄桎梏、注定没结果的恋情也该结束了。

如果一段感情是一把火焰,熄灭的瞬间总会有一段难熬的黑暗时光,如果熄灭的次数多了,人就不会想去点亮吧。电影里有个充满智慧的父亲,他跟受伤的少年说,“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们能给予的便越少,但为了让自己没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么浪费……别让这些痛苦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但更糟糕的是,可能有些时候还来不及开出花来,就化作春泥了。其实感情也好,理想也好,各种大大小小的目标也好,生活总免不了各种形式的破碎与缺憾。

我们要追求的应该不是不掉血,而是能够满血复活。拥抱你所有真实的感受,别让自己的感觉在岁月与经历中钝化、消退。

不同于《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部电影在五味杂陈的一哭中结束,《时空恋旅人》结束于圆满与温馨的画面。

在 21 岁的时候,父亲告诉男主,他们家族的男性拥有时光旅行的超能力。如果拥有穿越的能力,你想追逐什么?钱,像男主的叔叔一样。但父亲告诉他,他叔叔的一生并不轻松快乐。父亲选择利用这项超能力看书,看完所有想看的书。男主选择利用这项能力追求爱情。

这部电影用了科幻的元素,基调也更轻松幽默。男主在一次次穿越中发现,即便拥有穿越的能力,有些事也是改变不了的,比如不管你怎么穿越,不爱你的初恋都会拒绝你;有些事是你穿越回去改变了,却也丢失了原来所拥有的东西,比如为了让妹妹不遇到渣男,也就没有了和可爱女儿的时光。

生活这个剧场每次都只能上演一幕,拥有一种可能的同时也会丢失另一种可能。最后他选择不再穿越,而是用心的把每一天当做独一无二的时光旅行。早晨醒来亲吻妻子的额头,送可爱的女儿上学,看着女儿的笑脸离开……

现在你们大概知道为什么我说这三部电影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用怎样的态度生活”的问题了。

其实总结成四个字不过是“热爱生活”。在一个人的时候独自好好生活,在心碎难过后依旧拥抱生活,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用心生活。

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因为我也曾一度怀疑“热爱生活”只是一剂心灵鸡汤。

就像现在的小孩,从小有上不完的补习班艺培班,要在分数和排名中挣扎好多年;小时候渴望长大摆脱父母的魔掌,长大后发现压力挫折那么多,还不如小时候;年轻人羡慕老人退休后的清闲,老人羡慕年轻人腿脚利索牙口好;父辈有吃不饱饭的童年,我们这辈有买不起房的中年……

生活好像真的很不容易啊,每个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无奈,又似乎要付出 80% 的辛苦和忍耐才能换来 20% 的欢快与自由。

说到这觉得罗曼·罗兰的这句话似乎道尽了全部。也许看清生活的真相后还热爱生活才更接近生活的真相吧。如果做到这样,又何须担心蝴蝶会不会老,会不会舞不动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