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爱在三部曲》

重看《爱在三部曲》

最近把《爱在三部曲》重看了一遍。

Before Sunrise 那时他们都还有种年轻时的青涩与悸动,没有包袱地聊彼此的过往和对生活的感想,基调轻松又浪漫。

Before Sunset 男主女主都成熟了很多,聊天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生活中“有能量”的部分与“苦涩”的部分。

Before Midnight 可以说是这系列电影主题的升华了,琐碎日常积累的矛盾与怨念需用包容、理解与退让去化解,这可能也是任何人长久相处之道吧。

说来“爱在……”的整个故事起源于一次投合的偶遇,似乎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这种带着“唯美”色彩的感情。就说桃花吧,也是常说的桃花运,有这么个故事:
据传唐朝书生崔护清明节到郊外踏青,在桃林里偶遇一姑娘,“人面桃花相映红”,很是动人。崔护向姑娘要了碗水喝,离去后对这位姑娘久久不能忘怀。第二年清明,他又来到这片桃林,却只见桃花不见了姑娘。听闻姑娘因为思念他,郁郁而逝。崔护抱着刚断气的姑娘万分悲痛。也许是上苍感怀,姑娘复活了,结下了一段美好姻缘。桃花成了这段动人爱情的见证。

想起大学时看的昆曲《牡丹亭》,里面就有这么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杜丽娘的故事和桃花林里那位姑娘虽不同,在这点上却有几分相似。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一面之缘的文章,那时我还问猪仔,“觉得一见钟情怎么样?” 他说,“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 走出文学和电影不是这样吗?我对这回答表示服气!

柏拉图两千多年前写过一则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 幽默的是柏拉图接着说,“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不过,故事也很,生活也好,还是希望更多人可以遇到爱,遇到美,遇到了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