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的一些零散推送 2016-2017
2016.06.26
这两天杭州的雨有点不知疲倦的下着,如果雨天自带忧伤属性,不知道这雨水里能拧出多少悲伤来。可是,悲伤是无法给人带来欢悦的,但它可能带给人智慧,而智慧能帮你过滤生活的悲喜哀乐,还生命一点澄澈。
用荣格的话说,就如:“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2016.10.08
回到宿舍放下东西就到操场跑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运动与读书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众号沉寂了一段时间,前几天被小伙伴催更了,这段时间的更新周期会比较长,今天就简单分享下国庆假期看的三部电影与一本书吧。
《你的名字》新海诚的新作品,情节比《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丰富,画面都很美。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交织、人与人与万物之“结”。
《如晴天 似雨天》关于孤独,关于陪伴,关于相遇,关于分离,平淡而美好。人都要各自成长,但有些短暂的相遇会影响你很久很久。
《海蒂和爷爷》一个流传了很多年的故事,因为它很美。被小姑娘的善良纯真打动了,还有里面的人物关系看了特别温暖。倘若这种善良纯真能走出童话走出年龄限制也一定是件美好的事。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一本很适合完美主义者和对自己要求过高从而感到压力与焦虑的人做自助心理学读物的书,略失望地是这样的书对我本身帮助不大,不过可以当做梳理下针对“自我苛求”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
2016.11.06
那天午后,有点阳光,有点微风,我们坐在空旷院子里的台阶上,聊着生命里那些无法忘掉的人,也不知道是美好多一点,还是苦涩多一点,最后都轻松地笑了,说“喜欢一个人,是浇花,而不是摘花呀。”
2016.11.14
“其实,人生不是梦,也不是戏,是一件最严重的事实。你种谷子,便有人充饥;你种树,便有人砍柴,有人乘凉;你拆烂污,便有人遭瘟;你放野火,便有人烧死。你种瓜便得瓜,种豆便得豆,种荆棘便得荆棘。少年朋友,你爱种什么?你能种什么?” 这是以前看胡适的《容忍与自由》时抄下来的一段话,不管人生是如梦如戏还是这样一种实际,最后一句话都值得我们自己想想。
2017.02.21
“你又不是人民币,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觉得这句话非常好用,也分享给你们。因为懂得这个道理,对很多事情都能释怀。
2017.04.11
感到自己被理解是人的基本需求。而为了使自己被理解,不要总是“以为”对方能够懂你,不如用最清晰的、最能够还原自身想法的方式去表达。 我们始终相信,“直接”、“真实”和“诚恳”这三件事情的组合是有魔力的:当你做错了的时候就说“对不起”,当你不知道的时候就说“不知道”,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就说“我想要”。
——KY主创们《人和人之间的误解是怎么产生的》
2017.11.12
翻看之前的笔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里摘下的这段话,觉得颇有道理,也分享给你们: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大学》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意思是在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搞清楚要达到的目标,这样才能心里有定数,心里有了定数就会比较平静,心里平静了才能够比较心安,心安之后才能充分的思考,然后就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