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毕旅回来后似乎每天都有那么点事做,也迎来读研生涯的真正尾声。

过去几天:

  • 6.22(周五) 一大早到华家池拔牙,麻药褪去疼了一个下午,“忍痛”去领了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照。
  • 6.23(周六)看马马大包小包的打包行李,静静是早就搬得干干净净了,大家都要陆陆续续离开了,坐在桌前整理了一天 Life in ZJU。
  • 6.24(周日)第一次去看提前租好的房子,也是第一次合租室友齐碰头。
  • 6.25(周一)阳光很好,洗了也晒了之前换下没洗的床单被套,每次收被子都想给做足日光浴的暖暖的软软的被子一个大大大的拥抱。今天在小犊子圈发出了谢师宴邀请。

未来几天:收拾行李、搬家,办各种离校前要办的手续,6.27(周三)有系里的毕业晚会,6.28(周四)是毕业典礼,6.29(周五)谢师宴,6.30(周六)公司入职。

其实最近都很平静,似乎也不再需要去总结读研三年的种种,这些以时间为轴组织的文章与日记已经是读研时光最好的见证。

走过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

踏实。从容。勇敢。谦卑。

毕旅期间每日小记

毕旅期间每日小记

6.10(周日)

出发到重庆,在飞机上犯困之际迷迷糊糊瞥了一眼窗外,忽然被吸引了,夜空中繁星点点,大地上城市人家灯火明亮。天上人间,光与光在呼应。

6.11(周一)

重庆凡是吃饭的地方都飘着一股油辣味,中午吃了珮姐火锅,下午到磁器口,晚上吃完吴抄手走去看了拆迁中的十八梯。下了一天大雨,颇为狼狈。

6.12(周二)

在鹅岭登高望远,随后到人民大会堂和三峡博物馆,到朝天门看两江交汇,再排了长长的队坐一回长江索道,最后是洪崖洞夜景。果然山城,每座楼第一层海拔都不一样,整座城市很有层次感。

阅读更多

公众号的一些零散推送 2016-2017

2016.06.26

这两天杭州的雨有点不知疲倦的下着,如果雨天自带忧伤属性,不知道这雨水里能拧出多少悲伤来。可是,悲伤是无法给人带来欢悦的,但它可能带给人智慧,而智慧能帮你过滤生活的悲喜哀乐,还生命一点澄澈。

用荣格的话说,就如:“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2016.10.08

回到宿舍放下东西就到操场跑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运动与读书成了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众号沉寂了一段时间,前几天被小伙伴催更了,这段时间的更新周期会比较长,今天就简单分享下国庆假期看的三部电影与一本书吧。

阅读更多
学生时代公众号的最后一篇推文

学生时代公众号的最后一篇推文

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接连几日大雪,西湖里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万物寂寂。一天晚上,张岱撑着小舟,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本以为这样的大冷夜,只有自己有这样的闲情,没想到湖心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亭中人见到张岱意外又欣喜,没想到湖中还有与自己有同等兴致的人,便邀张岱与他们饮酒。饮酒道别,下船之际,船夫喃喃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以前学到《湖心亭看雪》的时候还没有太大的感受,这两年走过好几次西湖,又因着某些经历与心境,渐渐地领悟了张岱这篇文章的画面之美,情致之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本以为只有自己一人,哪知还会有这样的人。

两年前,我开通这个公众号,记录学生时代的最后两年。本以为我在这里记录些琐碎的、无聊的、平淡的读书、行走与感受生活的日常,这些“没有用的文字”也就只供自己消遣了,没想到有你们在。这种心情仿佛舟中的张岱遇到湖心亭的游者。这就是公众号简介的由来。

阅读更多
重看《爱在三部曲》

重看《爱在三部曲》

最近把《爱在三部曲》重看了一遍。

Before Sunrise 那时他们都还有种年轻时的青涩与悸动,没有包袱地聊彼此的过往和对生活的感想,基调轻松又浪漫。

Before Sunset 男主女主都成熟了很多,聊天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生活中“有能量”的部分与“苦涩”的部分。

Before Midnight 可以说是这系列电影主题的升华了,琐碎日常积累的矛盾与怨念需用包容、理解与退让去化解,这可能也是任何人长久相处之道吧。

阅读更多
恋爱的犀牛

恋爱的犀牛

五月第一天,自己去看了《恋爱的犀牛》,一部从 1999 年演出至今经久不衰,被称为是“当代爱情圣经”的经典话剧。

这是一个理智过剩的时代,文艺创作当然不会去塑造一个“理性的正常人”,所以有了偏执的马路和明明,都很固执的他们说:
“如果这次我妥协了,我就成为了你们眼中的普通人,在生活中获取一些简单易得的东西。”
“如果没有勇气,去找个人作伴吧,但别说爱。”

这部话剧不是写实剧,有点夸张但能触动人心,不靠剧情推动,相反故事情节有点碎片化,但人物形象却很丰满,台词充满才华。

“忘掉她,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忍受,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痛苦。忘掉她,忘掉你没有的东西,忘掉别人有的东西,忘掉你失去和以后不能得到的东西,忘掉仇恨,忘掉屈辱,忘掉爱情,像犀牛忘掉草原,像水鸟忘掉湖泊,像地狱里的人忘掉天堂,像截肢的人忘掉自己曾快步如飞,像落叶忘掉风,像图拉忘掉母犀牛。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惟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剧中疯狂的马路说的。

谢幕时,饰演马路的男演员最后说了句,“把所有美好的事情坚持到底。

如果人生是一首歌

如果人生是一首歌

下午听了会陈绮贞的歌,发现她的歌评论区少有 999+ 的,原来听陈绮贞的人这么少。点开评论看到留言好些说喜欢陈绮贞六年八年十年的……大概也就喜欢她这么久的人还在听她的歌吧。

我也数了下,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陈绮贞的,但是大概也有十年了。最近深深感到数时间真是件残酷的事,动不动就是五年十年的,似乎每次都在赤裸裸的提醒自己离少年时光越来越远。

阅读更多
偶遇花开与月明

偶遇花开与月明

前两天自己跑出去收数据,原来很累,但偶遇一路花开却也欣喜。前几天刚好看到这样一句话:“春天的花开起来都像少年时的爱。倾情投入,不计一切代价。自以为这是生命中最好的光阴,最动人的姿态,所以百分之百真诚的无以为继。” 忽然有些羡慕这些花,开得如此热情,如此投入,仿佛春天不会过去,冬天也不会到来,就这样全心全意地绽放着,在此时此刻。

今天是这学期第一次到操场跑步,今晚的月虽不圆却很亮很通透,想起夏目漱石对学生说的,东方式的告白不应该是“我爱你”,而是一起走在路上时,不经意地跟旁边的人说,“今晚月色真美”。

阅读更多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

“就好像一百只蝴蝶在中心……起舞,……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八岁的小侄子来我家做作业,我在沙发上看书,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来问我,顺便拿起沙发上的书签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起来。“这几个字是什么?”他指着没认出来的字问我。

“从右边开始读‘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就好像一百只蝴蝶在心中翩翩起舞’。”我给他念了一遍。“这是什么意思?”他继续问。我没有继续答。

这张书签是几年前同学给我的,那时对这句话没有太深的感受,当作书签用了好久也没再留意上面写了什么。现在看却有种担心“这些蝴蝶会老吗?它们会不会舞不动了?”

阅读更多

四句话告别最后一个寒假

三月第一天,天气很好,也要告别学生时代最后一个寒假了:

  1. 把各文档字数相加,发现自己写了 4 万多字(主要是毕业论文和公司布置的行业分析报告)。原来寒假写了这么多东西啊。但分到一个月,日均不过 1000 多。勿忘“积跬步”的力量。
  2. 不被“催婚”的春节是不完整的,各亲戚里同龄的姐妹只有我落单,当然成了重点关心对象。发现对单身妹子而言,25 岁是个神奇的年龄,25 之前每长一岁是量变,25 之后每长一岁都是质变。不过只要自己心无波澜,一笑解百问,一嗯解百劝,倒是无妨。
  3. 每次离家我妈都恨不得把整个家装进我行李箱,红枣枸杞西洋参,叮嘱我不要偷懒,记得泡水喝。我可能比较懒吧,几乎每次都到期末还用不完。收拾行李时她又会放袋新的进去,似乎把“养生”装进我行李箱比较安心。然后问我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
  4. 寒假看的两部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时空恋旅人》,还有近半年看的电影中最喜欢的《小森林》,三部电影的主题、表现形式、整体基调都相距甚远,却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用怎样的态度生活”。找个时间写篇文章聊聊。

元宵之前拜个晚年,要勇敢,要谦卑,要年轻,要守得住成功,要经得起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