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与捍卫

要说自己最近太忙没空写文章,恐怕都骗不过自己。可是大脑被论文捕获后明显带宽不足,处理不了论文之外的文字。

大一以来每年都会在 12.31 或 1.1 这两天写篇年小结,坚持六年的习惯在 17 年与 18 年的交界中断。也想写点什么,却敲不出三两行字。

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很多动人的诗词歌赋都是诗词作者在为人为家为国为理想百般忧愁苦闷的时候写下的。当事物失去它固有的平静就会想要发声,就像胃里没有食物也会咕咕叫一样。

想到这我忽然有点欣慰,是不是因为我的 2017 太平静了,平静如童话世界里雪后空有白茫茫一片的悄无声息。

习惯了工作日起来后就到实验室,晚上回去收拾下就睡觉,周末和同学们吃饭、唱歌、看电影。我这两个月的生活真棒哇!学习玩乐两不误,松弛有度恰到好处。

阅读更多

给微信瘦身

因为有对微信“瘦身”的习惯,不定期删除因各种临时事宜加的不熟也不会有联系的微信好友。今天给微信瘦身,又是一次“扫描”自己朋友圈的机会。

我发现我的好友里有这样的人:TOP 高校研究生学霸,颜值高,家境好,音乐美术摄影样样精通,不禁让人感慨真的有近乎无可挑剔的人。

还有这样的人:在互联网校招群看到他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视角全面,观点出彩。我忍不住加他微信,向他请教如何培养这样的思维。后来知道他是今年毕业的二本本科生,入职 BAT。在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上,我作为双 C9 研究生也自愧不如。不禁想说,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

还有我大学时的好朋友:一个漂亮的妹子,大学毕业后世界各地打工旅行至今,去了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很多地方,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过着和我的每个同学都截然不同的生活。两年没见到她,知道她的下一站是杭州,特别开心。很想见见她,也想听听她这两年的所见所闻所感。

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也都不一样。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最好的路,有的只是你如何走好自己的路。一个人能心态平和,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就是种软实力;能踏踏实实地追求自己的追求,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就是走在最好的路上。

散步在九溪

散步在九溪

和爽在初冬阳光铺洒下的九溪秋游,聊聊八卦聊聊人生聊聊理想。

她说周末是她和男朋友在一起的一周年,她给他布置了一份“作业”:写点东西作为一周年纪念。然后自己也要完成这份“作业”。“耿老师布置得一手好作业,要每年坚持完成哦,老的时候看着你们的几十份作业,多美好。”作为一个经常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人表示这样的周年纪念方式颇有意义。但如果是我的话,估计还会要求手写,把他们的“作业”升级为“酷刑”。

我顺便跟爽讲起以前的一个同学。她曾把自己和男票短信、QQ 和微信上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对话手抄到本子上送给她男票。短信 QQ 微信感觉是跨越了不同年代。是很用心了。“那他们后来怎么样了?”“后来大概可以说是没熬过不确定吧。”

其实直到我自己经历秋招,才理解了求职路上的不确定感带给人的踌躇犹豫与焦虑。现在工作是确定了,但不确定的东西总是更多的。

阅读更多

以 Dream offer 告别秋招

上周写了关于校招经历的文章,之后的笔试和面试都没再参加,进入“全面暂停秋招”状态。这周,尘埃落定,我要把没写完的部分写完。

阅读更多

我的校招没有动人的故事

昨天晚上说今天一定要好好睡一觉,睡到自然醒。我是睡到自然醒了,可是醒来看下时间,才 5 点多。

翻来覆去也没睡着。凌晨,下着大雨,宿舍里阴蒙蒙的,很安静。随手把床上的抱枕往枕头一放,半躺着听窗外串不成旋律的雨声,回想这一个半月的秋招历程,心里有点五味杂陈。

放弃了今天的三场笔试,来写这篇校招记录,还不到 3000 字竟写了一整天,可能是太久没写长文章生疏了,可能是这段经历太难写了。好像有很多要写的,又好像没什么要写的。删删减减,难以成文。

阅读更多
如约而至的默契

如约而至的默契

整个九月几乎没写什么文章,总觉得自己应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却不知道如何成文。

今天看到很多大四的学弟学妹在朋友圈分享保研录取截图。三年前我也曾为这样一个结果兴奋过,满怀期待过。在朴素的日子里怀揣着遥远的梦想。而今求职,又是另一个拐点。在依旧朴素的日子里揣摩“梦想该是什么样子”。

从南大到浙大,每到这个时候学校里都是一样的桂花香,一种第七年了仍未曾改变的熟悉感,仿佛是这个季节与校园的一场约定,一种年复一年如约而至的默契。

“每当我迟疑/ 从不曾忘记/ 活在我心深处/ 那顽固的自己” 晚饭后想说听首歌吧,打开播放列表,第一首就是五月天的《顽固》。

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到南京

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到南京

南京与南大

走到地铁站的时候听到无比熟悉的地铁声音,仿佛未曾离开;买地铁票的时候发现对购票流程好陌生,以前刷了四年公交卡,所以我也不在这里生活好久了。

来到仙林校区看到新生军训,这是我们 6 年前的样子。有人跟我问路,依靠潜意识指路的时候仿佛我还经常在这里走动。

匆匆忙忙见了下养中还在南大学弟。跟我说下午有点事可能要晚点,要是早点知道这里的“有事”是指王者荣耀,学姐可不买账。

刚坐上地铁就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雨,一言不合就一阵暴雨,南京这脾气还是一样。

阅读更多

未来为什么要惧怕呢

前天我问了个问题“成为不惧怕未来的人难度系数有多大”,有人跟我说 ∞,有人说这是他努力的方向。

纠结是实习留用还是参加秋招,感觉未来的一切都那么不确定。

晚上和同事吃饭,我问问他作为过来人的经验,怎么走上 PM 之路,怎么认识的关系那么好的伴侣 and so on。看他工作后又去读了研,辗转多个城市多个行业,卖过保险也考过事业单位,几多变化。但目前挺好的一切都是那么不经意。“好像也没怎么刻意,但就是走到了一起”。

吃完饭骑着自行车回学校,吹着舒服的夏夜晚风,有那么一刻觉得 ——
任何你想改变的时刻就会有变化的可能,
这世上有那么多因缘际会机缘巧合,
自己努力了就是了,
未来,为什么要惧怕呢?

久远书单vs近半年读书单

久远书单vs近半年读书单

“他曾经为她描述过水仙花,也写过小雏菊与山芙蓉,这算不算送过花?

如果每个字算一朵花,他送给她的算不算一整个春天的量?”

“‘爱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懂得的事情。’ 我怎么看都觉得苏格拉底这句话还没讲完,想了想,往下应该再添七个字:只是常常看错人。”

偶然在豆瓣看到简媜出了新书《我为你洒下月光》。高中以后再没读过简媜,不过看着书中的几句书摘,便足以唤起对她文字的印象:自由不受拘束,措辞极富创意,细腻又有灵气。

高中时候学校附近就有书店,我家对面也有书店。有时“偷得浮生半日闲”去逛逛,那时会因为书中让人“耳目一新”的一个句段,或者只是一个撩人的书名、一个合眼缘的封面买下一本书。我就是这样认识的简媜。

阅读更多

公众号好久没更新

陆陆续续被问过几次“最近在忙些什么,公众号好久没更新?”明明是一个没多少人打开的公众号,竟然还能被惦记着,也很幸运呐。

有时候我会想,到现在还在看着我的文章的你们,认识我也好,不认识我也好,都像是我的老朋友。能有这么一群朋友一起在“一次一步”读书行走感受生活。真好。

有时候我会想,你们还在这里,是不是因为你们和我一样有着某种程度的冷静、理性与克制,却又不让这样的理性成为感性的牢笼;是不是和我一样对自己有所要求,却又偶有迷茫; 是不是和我一样会有阶段性疲惫,但痛痛快快睡一觉,和好朋友们吃吃喝喝玩玩,很快又满血复活……

回到我最近忙什么的问题,我仔细想想,好像没忙什么,如果有的话,也许是忙着“消化”吧。“消化”什么呢?往事、经历、矛盾、待解决问题还是其他的什么?我也不知道,好歹等我消化清楚了才写得清楚。说不定只是——
吃多了呢╮(╯_╰)╭